谭天 张子俊/从信道到路径: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渠道
2019-08-31 08:10:09
  • 0
  • 0
  • 1

来源: 现代视听 现代视听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特聘教授 谭天

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南方日报记者张子俊

一、关于传播渠道的研究

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此前学者对传播渠道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概念层面的理论研究;传播活动中传播渠道的应用研究;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渠道融合研究。

(一)渠道理论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对渠道的定义和内涵研究。拉斯韦尔曾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渠道(channel)指信息由传者最终到达受众所经过的通道。基于此,有学者认为传播渠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二是完成这些传播形式的传播媒介;三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有学者则认为传播渠道对于大众媒介而言,一般是指传播过程中传递信息的机器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编辑人员所组成的传播渠道;而对于人际传播来说是指没有机器和编辑人员参与的交流通道。

与渠道相近的一个概念是媒介,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渠道等同于媒介。如郭庆光认为“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喻国明指出媒介是能使人与人、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产生联系的物质实体,当讨论媒介与互联网结合的无限可能性时,其实是将媒介视为一种信息传输的渠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渠道与媒介属于两种不同的概念。例如,明安香就认为媒介和渠道存在差异,传播渠道特指传播过程中传播双方与媒介的一次或多次组合。笔者也认为二者之间虽在用法上有共同点,但仍是有区别的,尤其从二者关系上来看,媒介更像是传播渠道的载体。

(二)与渠道相关的应用研究

这类研究主要是以某一类传播活动为对象,对其传播渠道的特点进行分析,由此提出在传播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利用渠道,侧重实务研究。国外对此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如Scott Beth E等通过研究加纳的全国洗手运动,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无法覆盖整个目标群体,尤其是特定区域和较低社会经济群体,需要利用各种互补渠道进行传播;Cassell M M等认为互联网渠道结合了人际交往的积极属性和大众传播的广泛性,有助于进行健康传播;Tomohiro FUKUHARA以风险沟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网络社区这一传播渠道可以成为公共意见信道,有助于处理风险。

(三)渠道融合研究

这类研究属于当前较为热门的领域。如张利平提出终端融合与网络应用两种战略模式;石磊认为渠道融合贯穿于报业生产全过程,主要是网络和终端的融合。而更多的研究是对如何通过渠道融合实现媒体转型的探讨。如严三九认为渠道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探讨渠道融合中技术、产业等驱动因素,最后从遵循关系重建的逻辑延伸渠道等提出渠道融合策略。其中,“关系重建”的提出对重新认识传播渠道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认为渠道是依托媒介形成的信息传播的通道和途径。在传播活动中,由于媒介形态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并由此导致了传播渠道的逐步融合与关系重建。

二、传播渠道的演变

(一)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

在大众传播视域中,“我们通常所指的传播渠道更为狭义,特指媒介组织传播内容或提供服务的专门通道”,如由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建立的传播渠道,具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传播渠道是以媒介组织建立的物理渠道或发行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信息传输网络是搭建传播渠道的基础,如电视网、通讯网等皆是物理网,通过这些固定形态,信息能够实现从媒介组织到受众的传输。因此,公众要获取新闻资讯,就必须订购报纸、锁定广播频率、调到指定电视频道等。

其次,由于传播渠道的稀缺形成了对信息的垄断,由此导致了信息两端的媒介组织和受众形成不对等的关系:一方面,媒介组织掌握着传播渠道,享有信息发布的权力,在传播活动中处于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受众必须使用媒介组织的渠道才能获取公共信息,这种依赖关系造成了“渠道即传播”的局面。

再次,在传播形式上呈现出单向的线性传播。由于媒介自身特性,如电视、报纸、广播等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属性,决定了信息多是从传者到达受众后即结束,双方无法开展实时互动。

由此可见,由于传播渠道的单向性,在传统媒体传播活动中信息的传递是一种信道模式,这造成了“渠道即传播”的“路径依赖”。同时,由于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不对称关系,导致了一种“‘此路是我修,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钱’的盈利模式”。

(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渠道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传播渠道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功能和作用不仅超出传送内容的范畴,甚至超越了信息通道的概念”,社会化传播涵盖了大众传播,社交媒体更是取代大众媒体成为备受青睐的传播媒介。“以美国为例,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6月发布报告显示,对于青年一代受众来说,Facebook是包括时政新闻在内最为核心的新闻来源,超过61%的青年群体是通过Facebook获取时政新闻,而排名第二的CNN则只有44%”。传统媒体渠道垄断的局面被打破,新的传播格局正在形成。

其一,互联网消解了传播渠道的稀缺性,在虚拟空间里建立起分布式网络结构,节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无数条传播渠道。

其二,在渠道的选择和使用上,传受双方权力趋于对等。互联网的开放性赋予用户(受众)对渠道拥有更大的自主使用权,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将此权力放大。用户可以跳过传统媒体而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接收和发布(转发)新闻信息,由此建立属于自己的传播渠道。

其三,渠道功能超越了内容传播范畴。传统媒体时代,渠道只是内容传播的载体,而互联网语境下,传播渠道本身成为一种传播内容,且功能更为多元。显然,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更强调关系的传播,“所有传播都具有内容和关系两个维度,传播的关系层面传递着传播过程中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的人际关系”。如对于一年一度的春晚来说,大众原本是电视机前的忠实观众,随着技术门槛的消失,其注意力逐渐从节目内容转移到了抢红包、玩游戏等手机应用上。这是用户的迁移,也是渠道的切换,它将不仅作为一种“信道”而存在,还涉及连接方式与关系传播。

不少学者对此也都有所关注。彭兰以博客为例分析“博客不仅是一种传播的渠道,更是一种具有复杂构成的社会”;严三九指出要遵循关系重建的逻辑延伸渠道;喻国明指出“在互联网改变信息传播格局的今天,渠道的内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些变化?

三、渠道与用户的关系

传播渠道与其使用者在互联网语境中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传受双方与渠道间关系的转变是传媒变革的根源。这种关系包括传者与渠道的关系、受众与渠道的关系以及渠道与渠道之间的关系。而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环境中,用户与渠道的关系是核心,传者与渠道的关系、渠道与渠道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1989年,德国学者卡普罗提出了“信息生态”概念,其中的“信息生态链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生态系统。此后,李美娣又于1998年提出了“信息链”概念,认为“信息链是通过信息的流动使无数的信息场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的链条,是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通道”。在此基础上,娄策群将信息生态链界定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信息人之间信息流转的链式依存关系。”用信息生态理论来解释渠道与用户的关系,意义有三。

(一)强调不同信息主体关系的密切

信息人是信息生态链中最为核心的要素,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信息生态链的起点,传递者是维系信息生态链的中间环节,消费者是终点,但也很可能同时成为另一个信息生态链的起点。在这一理论中,信息人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变动,就会引起整个链条的失调,如果失去一方,则可能使整个链条处于瘫痪状态甚至发生解体。

大众传播时代,传者与受者地位不平等,掌握渠道的传者往往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受众虽有选择和反馈的权力,但受制于传者对渠道的垄断,只能被动接受信息,由此形成了权力的不平等状态。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下放创造了一种去中心化、分权化的传播环境,传者和受众(用户)的关系趋向平等,而信息生态链对信息人的无区别对待正契合了这一环境,传者与受众(用户)之间的关系空前紧密,且这种紧密关系又是通过传播渠道来维系的。

(二)强调信息的流动和关系构建

信息人之间的密切关系需要维系,信息资源的流转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信息资源流转即信息资源在信息人之间流动和转化,是维系信息人之间联系的纽带”,节点间信息的流动和增值对信息生态链的和谐运转有重要作用。

首先,信息资源的流转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在信息社会,人们的信息需求很大,信息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除去生产者、传递者主导的正向信息流外,消费者反馈的信息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即信息资源的流转是循环、双向的,信息人处于动态互动之中。同时,信息生态链理论认为,“信息消费者并不一定就是信息流转的归宿,也可能同时是另一个信息生态链的起点”。社交媒体中的用户(信息消费者)在接收到信息后再度转发,此时用户便从信息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或传递者,进而形成新的信息生态链。

其次,信息资源流转背后是各种关系的连接和转换。通过这种流转,不仅此前无关的信息人之间能够建立起联系,且相互联系的信息人之间也可通过这种行为增强关系。大众传播视域下,由于受众无法利用渠道进行传播,信息往往从传者到达受众后即结束;而互联网时代,用户有了自己的传播渠道,当连接的用户数量达到一定量时,也能达到大众传播的效果,由此出现信息的反馈及二次传播、多次传播。此外,用户自有的传播渠道更多是基于社交媒体构建,传播渠道已经超越原有的“信道”概念,使我们能够看到信息传播背后的关系传播,其内涵也变得更为丰富多元。

(三)强调信息人之间的连接方式

信息生态链中的信息人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经由一定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这种连接实现信息资源流转。与大众传播的“渠道”不同,信息人之间能否建立连接,取决于连接方式。

与大众传播视域下简单的渠道与传者关系相比,互联网中信息人之间连接渠道的多少对于信息流转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传统媒体的信息生态链节点之间只能依赖单一渠道进行连接,容易出现信息渠道拥堵或断裂的情况。而互联网的分布式网络结构能够实现更多种渠道和多样方式的连接(信息通路和连接方式),从而大大提升了信息流动效率。

由此可归纳出,互联网语境下传播渠道的三个特点:第一,用户与渠道关系密切;第二,渠道与信息流动有关;第三,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应是一个组合概念。

四、传播渠道与传播路径

对于如何表述传播渠道中连接与组合之意,或许“传播路径”一词可以拓展其内涵与外延。“路径”(path)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在互联网信息传播中,主要指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路由。而在人文社科领域,其内涵更为丰富:既指涉道路、路线,也比喻办事的门路、办法,还可以指人的行径、世道等。前者可视为狭义的渠道,也即信道;后者则可视为广义的路径,它不仅包括信息传播的通道(信道),还包括信息与信息人之间的连接方式。

信道原属于信息科学领域词汇,而传播学的起源之一为信息科学。从香农—韦弗模式、拉斯维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等,其本质均是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理论模型,而信道则是信源与信宿的连接者。在信息管理学科中,渠道一词的含义偏向将信息看作一个能留下痕迹的点,而路径就是这个信息点在渠道中流通所留下的痕迹。由此可见,信息管理学科研究的是狭义的、具体的传播渠道,缺乏传播学宏观的、整体的把握;其定义有助于描述具体信息的流通过程,却不易发掘整个信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在互联网语境下,引起传播渠道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媒介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受众地位的提升,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发展,“与其说是技术的发展,不如说是人的解放”,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成为主流趋势,使原本被动接受的“受众”转为主动选择甚至主导传播的“用户”。基于社会网络和社交媒体的社会化传播把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为一体,使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复杂,不仅关涉信息的传播通道,还涉及信息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由上文可知,“关系”对渠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互联网中形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在社会学中叫社会网络,是网状的、差序格局的;建立于其上的渠道也由大众传播时代的单向线性转变为分布式网状结构,从而形成基于关系之上的“新渠道”。而这种“新渠道”用“路径”(path)来表述或许更为准确一些。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把信息传播看作信息扩散的过程和路径,可以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来描述它。图1是阿迪达斯在社交网络中通过传播路径形成的传播模式——各种传播树。显然,这里路径不仅指各节点之间的连接,还呈现出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由此形成的各种连接方式。由此,简单的线性传播也变成了复杂的结构分析。

图1

由此可见,经典传播学中的渠道是孤立、静态的,甚至是具体的媒介形态;而本文所说的“路径”是指与用户紧密联系的、多样多变的传播渠道的集合,是一种动态、组合、连接的状态。因此,在特定的传播语境下,首先强调传播路径更能彰显传播中的关系,包括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受众与渠道的关系,以及受众与受众的关系;其次,强调信息的流动,从信息流动的角度考察整个传播过程;最后,强调传播路径由不同渠道组合而成,形成立体的、非线性的传播网络。

综上所述,有必要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对传播渠道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对此,笔者提出用“传播路径”这一概念解释互联网语境下的信息传播过程、现象以及各种活动。这里所说的“路径”是广义的路径,它包括两部分:信息通道和连接方式。信道即狭义的路径,连接方式则体现渠道与用户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渠道:它是由各节点的连接和连接方式构成的传播路径,强调渠道与各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构成。只有认识这样的传播路径,才能更好地解释互联网语境下的各种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才能更好地理解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各种传播模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