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的“第四世界”
2018-04-19 09:17:36
  • 0
  • 0
  • 2

作者:李海尔罕娜

我们通常用三个世界来概括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不同的三类国家,即欧美与日本为第一世界,前苏联与东欧为第二世界,发展中国家为第三世界。但在曼纽尔·卡斯特的《千年终结》却出现了“第四世界”的表述,什么是第四世界?它与我们熟知的三个世界的划分区别在哪里呢?

(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划分)

何为第四世界?

(一)全球化概念的外延(P189)

第四世界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一些拉丁美洲美国和太平洋小国,亚洲国家里崩毁的乡村地区以及发达国家都市里被遗弃的贫民区。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进步和信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受地理区隔的“第四世界”正在全球各个角落逐渐成型。在信息资本主义选择性地进行分类、福利国家政策瓦解、社会排斥增强之时,他们的数量在每一个角落持续壮大,可见度提高。第四世界由被信息资本主义压迫、摒弃、排斥在外的信息贫穷阶级所组成,它包括了数以百万计的游民、囚徒、卖淫者、罪犯、残暴者、病人以及文盲。

(二)第一二三世界与第四世界的分野(P188)

在千禧年之末,第二世界(国家主义世界)由于缺乏统御信息时代力量的能力,已经瓦解。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有关联的实体也已消失,它的地缘政治意义空洞化,它们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呈现高度分化的状态。第一世界则是尚未拥抱新自由主义神话的世界,因为第四世界已经浮现了。

第一二三世界存在着霸权主义国家剥削与殖民地国家被剥削的关系。而第四世界国家没有机会参与到剥削与被剥削的框架中,没有资格参与游戏,与全球体系的逻辑毫无干系。这比被剥削更糟,因为剥削关系至少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需要。在网络社会全球化之下,如果不能与全球化联系,就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P434)。

第四世界的成因

(一)网络社会的选择机制(P433)。在全球化的网络社会中,有一些潜在的节点与整个网络处于断裂状态。一个节点是否能与网络联结,取决于是否遵从共同的价值规则和运行规则。以此为标准,全球化在国家、地区和人群之中进行选择。当前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市场化。在全球化中,只有对网络具有价值、并且依照市场方式运作的节点,才能联结在一起。一方面,有价值的领域和人口连接上价值与财富的全球网络。另一方面,那些没有价值,或者不能以市场运作的节点,就不能与网络相联。没有价值的一切事物和人口便脱离了网络,最后被抛弃。

(二)资本逐利的内在逻辑(P435)。资本永远流向有利润和利润高的地方。早期西方列强为扩大其势力范围和赢得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主动地把各国家纳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当今少数经济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是根据其资源、市场资本输出所能带来的利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选择地与发展中国家建立经济联系。全球化不是全球均衡的发展,条件欠佳的地区被视为是利润的不毛之地,成为被全球化边缘化的死角。

第四世界的特征

卡斯特从分配/消费关系与生产关系两个层面阐述了第四世界的具体特质。然而除却这些具体特质,第四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其状况被信息化资本主义逻辑所忽视,其人民被传媒和政府所遗忘。第三世界或许还有望实现现代化的追赶,第四世界则前景黯淡。

(一)分配/消费关系层次(P74)

1. 不平等(inequality):涉及不同个人及团体在财富上彼此间的收入和资产分配不均。

2. 两极化(polarization):产生于财富分配的两端增长比中间迅速,以致中间缩减并强化两端人口的社会差距的特定过程。

3. 贫穷(poverty):一种制度性定义的标准。以一特定时期和社会的最低生活标准衡量,不可能达到此水准的生活资源层级。

4. 悲惨(misery):即社会统计学家所说的“非常贫穷(extreme poverty)”,也就是财富分配的底部,或某些专家所言具有广义社会/经济劣势意义的“剥夺(deprivation)”。以美国为例,极度贫穷是指收入在贫穷线之下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家庭。

(二)生产关系层次(P75)

1. 工作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 of work):观察家评论“不稳定(precarious)”的劳资关系时,通常是指工作的个体化过程,及伴随而生的不稳定工作模式。工作个体化的意思是说劳动自身在生产中为劳工自己贡献的过程,特别是指自我雇佣或受雇于个人式的契约的庞大零乱的工作仅附加提醒在都市非正式经济中大量呈现的工作个体化的现象,已经变成发展中国家及现金经济体系下某些就业市场的主要雇用形式。

2. 劳工的过度剥削(over-exploitation of work):指称一种让资本得以系统性压制报酬/资源配置的工作分配形式,或对特定的劳工施以严苛的工作待遇,甚至低于特定时空正式劳动市场的标准。这涉及管理单位所默许或明文规定对移民、少数民族、女性、青年、儿童或其他劳工的歧视。全世界的童工缺乏保护、受虐、过度剥削的情形再度兴起,这也改变了存在于晚期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主义、传统农业社会里的儿童被社会保护的历史模式(P76)。

3. 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由欧盟委员会所构思提出的社会政策概念,并被联合国国际劳工局所采用,依据于欧盟委员会对各国反对社会排斥政策的观察报告所说的:“人民享有基本的生活水准、参与社交与分享工作机会等权力”。更精确地说,社会排斥指在由社会制度和价值所架构的社会标准中,某些个人及团体被有系统地排除于能使他们自主的地位之外。

社会排斥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夺个人成为劳工的权力的过程。虽然缺乏固定的工作作为收入来源是社会排斥的主要机制,个人或团体为何或如何陷入结构上的困难/无力而走上贫困也是重要的因素。此外,在社会网络中,社会排斥的过程与人和领域皆有关。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整个国家、区域、城市和邻里的人口都会被隔绝。

这与传统空间隔离(spatial segregation)过程并不相同,在此新模式之下,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的逻辑居主导地位,被信息化资本主义视为无价值且政治利益的地区,财富和信息的流通跳过这些地区绕道而行(by passed),甚至连人们于今日世界中沟通和创新、生产与消费乃至生活的基本科技设施都被剥夺了。这个过程导致社会/区域所排除和接纳的地理分布极度不均,并使得大部分的人无法经由信息科技的全球网络积累财富、信息及力量(P76)。

4. 异常整合(perverse integration):信息化资本主义中具有生产关系特殊形式的一个重要过程,意指犯罪经济中的劳动过程。犯罪经济是指犯罪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被社会排斥的人口追随那些选择以更有利润、冒险方式谋生的人,造成下层社会人口增加(P78)。

第四世界的分布

(一)去人性的非洲(P92)

卡斯特从经济、技术和政治三方面来阐述非洲成为第四世界的表现与原因。

1. 经济上:边缘化与选择性被整合(marginalization and selective integration)。造成非洲在全球经济中边缘化的原因可以简化成下列三点:公共环境的不可依赖性、缺乏生产及通讯的基础设备及人力资源,另外,基于国家官僚作风支持当地企业而做出的错误政策,抑制了其出口与投资。到非洲投资需冒的极大风险,令最大胆的投资家也裹足不前。同时,非洲经由有限的农矿产品输出,高价资源的投资,及与国外金融的交易和进口商品的消费等片段地编入全球经济中(P101)。

2. 技术上:技术隔离(technological apartheid)。信息科技革命已经转变了各地的生产、经营及通讯基本结构,因此导致非洲的公司和劳工与全球的新经济状况脱节。非洲可以说一开始即被排除于信息科技革命之外。不只是因为非洲乃目前全球最缺乏电脑设备的地区,同时也因为非洲缺乏使用电脑所需的最低基础设备,因为使得提供各国及团体电子设备的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除了硬件的基本设施落后外,非洲的信息科技人才也十分缺乏(P103)。

(世界网络连接程度分布图)

3. 政治上:掠夺性国家(the predatory state)。非洲的困境是其政治资源长期为精英把持的历史效应,因为这些精英不仅无法提供任何策略,且不断利用其国内和国际的关系榨取国家的财富。掠夺统治的三个主要结果成为多数非洲国家的特征。首先,无论是国内或国外资源进入这些国家主导的经济都依私人财富积累的逻辑处理,即大多与国家经济脱离。第二,能接近国家权力中心即表示有获得财富及未来财富资源的通道。期间通常伴随着暴力对抗的模式,军队在非洲多数国家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三,人们必须对其所支持的对象效忠,以便被包含在工作分配和服务的范围内(P106)。

(二)二元制的美国(P142)

卡斯特从六个方面解释了资本主义再结构过程中导致美国社会二元分化的机制。他认为,美国的社会不平等及贫困的形成与六个相互影响的因素有关:

1. 产业结构:由工业经济向信息化经济转移,连带的劳动力部门产生结构性转化。经济动力中的新经济部门与传统部门间的差距日益增强。这两大部门在生产、获益以及就业增长上具有相当的差异。由于大量的劳动力都深陷于旧经济之中,新的信息经济中生产价值的能力集中在就业结构的相对小部分,因为也不对称地占有了整个生产的果实(P150)。

2. 精英教育:信息化经济对高教育程度者的酬金,联系着获得高品质、州立教育的机会日益更加不平等。教育成为新经济中劳动力附加值的重要资源。知识作为新经济的基础需要一般的分析技能,以及了解与创新的能力,只有较为高级的教育机构中才能满足这些需求。在缺乏教育政策配套的情况下,教育在就业晋升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大,不平等增加的机会也将日益加大(P151)。

3. 全球分工:产业生产、劳工及市场全球化而产生的冲击,其中包括去工业化的而过程。全球化导致美国局部去工业化,产业生产转移至世界其他地区,全球化淘汰了传统制造业的工作(P152)。

4. 劳资关系:劳动过程个体化及网络化。一方面,由于劳工形成一个个团体,而每个团体都被置于极度特殊的工作条件下,因此他们被委弃在个人的命运中。另一方面,雇主及劳工间个人化的协议过程导致了劳动力安排的高度差异性,使得大部分的劳工处于随时容易替代的状况中(P152)。

5. 移民:移民在劳动力组成中分量增加,此外他们总是处于遭受差别待遇的状况之下,首先导致了较低工资的产生,同时也助长了不平等的产生,因为大部分移民收入的工资都是低于市场行情(P153)。

6. 女性:在充满父权歧视的情况下,女性被纳入信息化经济的有工作者行列,以及因父权家庭危机而造成的进一步经济负担。当美国受过教育的女性工资得到实质增加的同时,他们的平均工资仍只占相当位置男性劳工工资的67%。父权家庭的解体对大多数人们造成负面和惩罚性的影响,特别是女性及单身母亲(P154)。

(工资为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比例,美国,1973年到1997年)

(三)美国的城内贫民区(P156)

卡斯特从成因与危机两方面说明了美国都市内少数族裔聚居的贫民区如何做出社会排斥系统的典型呈现。边缘城市(郊外群簇)虽然呈现的蓬勃动力确实创建了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在时间的长流里造成了惊人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每一次社会与实质环境上的逃避主义,例如抛弃内城,留下低层的社会阶级和少数族裔身陷废墟之中,都深化了美国城市的危机。

1. 成因:南方农业州的机械化以及工业劳动力的转移、联邦政府推动的都市更新计划、政府住宅政策选取的区位以及对地方性自治政府的曲解造成财政上需求与资源的不平衡等因素,导致黑人及少数民族集中于都市颓垣的邻里中,为生活需要而受苦(P157)。

2. 危机:家庭生活的危机、贫民区生活的不稳定以及工作模式对黑人男性所面临的的困境导致大量正式工作机会消失无踪,犯罪经济风行于许多的贫困邻里之中,家庭组成模式发生变化(P160)。

资本主义再结构发展到极致的结果是代议制度呈现真空状态,一些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以及美国成为自身人民的掠夺者。新的信息科技造成了全世界财富积累旋风以及贫困的扩散。社会再结构的过程不只是造成不平等与贫困而已,还包括因全球信息化经济支配利益观点下,被排挤的人们与地方,将移向结构性不相干的位置,即全球化体系之外的非全球化地区(P435)。

非全球化是第四世界的本质特征与根本原因。非全球化不同于反全球化,反全球化与全球化依然是在一个体系之内的矛盾和冲突,而非全球化则游离于全球化体系之外。故而有学者提出,第四世界的出路或许在于,通过建立一种另外的全球化模式进而纠正第四世界与全球化体系错误的结合模式,从而摆脱“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在全球财经网络中建构自己的沟通与思维方式。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