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背后的网络文化征候浅析
2018-04-01 12:57:20
  • 0
  • 1
  • 7

作者:祁玥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来源:批判传播学

编者按:2016年12月27日、28日,一群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以及英国、美国、荷兰等地的博士生聚集在北京大学,就“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媒介与文化研究”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讨论。本次研讨会的部分研究成果结集发表在《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第十一辑)》中,本号特刊发其中篇目,以飨读者。

内容摘要:

本文以网络吃播博主木下佑哗为例,对“吃播”这一网络文化现象从主、客两方面进行探究。主体方面从其置身的互联网媒介出发,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中作为符号的“吃”和“播”的特质。客体方面则从四个角度分析这一“产品”受到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追捧的原因———群体性孤独、反身追认自我、社会性焦虑和自我解压——最后试图通过其中呈现的两对矛盾关系,对这一网络文化现象加以更深层次的把握。

关键词:吃播,程式化,孤独,焦虑,消费

从“技术”谈起

将技术革新做较为抽象的观照,印刷术所带来的序列性借由机械分工将原本倾向于意象化、一体式的整体体验理性解析为程序和步骤, 并构建为一种系统化的结构,在科学的专业化和精准分工下进行操作和复制再生产。而电子科技的重要意义,则在于将“速度”提升到极 致,将步骤与过程压缩至“瞬时同步”,再次回到体验的完整性——但今天人们所感受到的所谓“整体体验”已然与技术革新之前的自然式体验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不再是纯凭自我经验去把握和感知世界,这样的极致浓缩不再完全回到自身,技术所带来的“浸没式”体验更多地是在 深深卷入外部世界的同时自我麻木,是将“体验”本身外部化、对象化、 客体化的结果,是将自我投射在他人或他物之上并体验一种外在于自我的体验的过程———体验一种“体验”。

首先,为什么会有人选择、偏好去体验一种“体验”?这一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心理情感状态,更连结着广阔的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的相互交错、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因此,下文对“吃播”这 一网络文化现象的考察将试图从现象本身出发,对其背后更广阔的背 景、更深的心理层面进行探究。

其次,这一特质指明了“体验”其“存在形式”的重要性——提示我 们不仅关注“所指”的意涵,更要关注“能指”的展开方式——视听等感官效果的营造、环节与过程的设置、质量与数量的取舍、背后逻辑的运 作。同时,形式也就是内容。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纯工具理性的运 用,对于每一种因素的运用都不是无意识的巧合,都有其自身的空间场 域、历史限定、文化背景和现实逻辑交错贯穿,并发挥着作用。这提示我们,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构成形式的探讨要放置在更大的视域和更多 的面向中予以考量——为什么我们讨论的这种形式会走俏,形式本身在表达什么,谁在运用,又是谁在追捧——关于“吃播”这一产生于,并凭借互联网媒介形式传播、发展的现象,将以以 上视 角为基础进行探究。

当我们在看“吃播”时,我们在看什么?

1、“吃播”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

“吃播”属于互联网视频播客的一种。顾名思义就是“播主(UP 主)将吃饭的过程录制下来予以播放”,一般会选择吃掉数量惊人或非 常猎奇的食物以引发网友围观,并获得评论、点赞,通过获得硬币打赏的形式与网站获得分成报酬。这其中,来自日本的“木下佑哗”属于最早一批开始上传吃播视频,并在 YouTube上积累了强大粉丝基础的日本播主,至今仍然保持着吃播界不可撼动的地位与高人气。木下佑哗 曾于2009年、2010年和2013年三次参加日本的大胃王比赛——“元 祖! 大食い王决定戦”,虽然最后没有获得冠军,但凭借在比赛中的全力奋战和可爱吃相在日本变得小有名气。在结束大胃王比赛后,大多 数人回归本职工作,她却独树一帜开始将自己的吃饭视频上传到 YouTube,视频标题也都直截了当——“200个章鱼烧”“100个煎饺配10 袋炒饭”“130根香蕉”“5公斤拉面”———挑战常人常识足够猎奇,加上 可爱的外表,因而吸引了大批的粉丝。而她自己也非常勤奋,坚持每天 更新 YouTube,并创作以自己形象为主角的四格漫画与卡通表情包, 多平台多渠道多管齐下,收获了非常固定的忠实粉丝。木下这样的吃 播博主还有很多,但像她一样做到如同固定栏目一般的视频高完成度、 粉丝高聚集度以及具有强烈品牌意识并进行扩展的却寥寥无几。她的走红并非偶然,也不单靠“能吃”这么简单,背后联系着复杂深广的社 会、网络以及大众文化心理。因此,本文拟选取木下佑哗为例,来对“吃 播”这一网络文化现象进行进一步探讨。

2、作为符号的“吃”

“食欲”和“性欲”在心理学上通常被认定为人类最基本的两种欲 望,其他欲望都建立在二者之上,“吃”所包含的“获得”意象指向对外部 事物的占有和欲望的满足。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人处于婴儿状态时以“吃”与“排泄”的真实身体体验为模式建立起对待身边事物的基 本方式———“投入”(introjection)与“投射”(projection)。通过“投入” 将认为好的事物安置到自己体内进行占有,通过“投射”将认为坏的对 象驱逐出自我本体。当人们在吃喝拉撒时,感受到的是重新整理、安置 自我及周围事物的过程。而“自我”也就在这样有选择性的纳入和驱逐 中逐渐形塑,这种过程随着广泛地接触社会,逐渐脱离物质,进入更 抽象的层面———如知识的获取、坏习惯的摒弃等。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审美等外在因素影响,因而个体会有意识地压抑大量摄入和强烈占有 的欲望,进行自我克制——为了健康要克制食用垃圾食品、为了减肥要抑制摄入高热量食物这些被压抑的“吞咽”欲望,在吃播的视频中被再度召唤,并通过“观看”他人的体验过程得到满足——体验外在于 自我的他人体验达到满足。“吃”成了普遍欲望的代名词,成了获得和 占有对象的符号。我们看到的则是被压抑的自我欲望直观、身体的替代性满足过程。

3、程式化的“播”

(1)真实性

视觉作品本来就通过媒介将事物的真实性悬置,而网络更是在本质上主打“虚拟”体验,“对发生在具体社会语境中的事件的记录…… 隐藏着无数看不见的力,正是这些力构成了视觉艺术媒介的反再现性”。但技术手段不断将流程步骤的速度提升到极致的结果就是,“真实性”被重新引入,如近一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直播”,以一种无孔不入、随机性强的“贴身观看”形式,迥异于剧本演出式的电视节目,将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扩展到了更加普遍广泛的私人生活。而木下佑哗录制的吃播视频也同样在“可观可感的私人生活”层面展现出了细腻的真实感。当然镜头前的一切必定经过了人为的布置,真实性也是有目的地构建对象的一部分。但是,相比于虚拟的综艺节目舞台场景、新闻 播报背景屏幕、电视剧和电影在时空上的跨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普通日本女孩家狭小的客厅空间内,沙发上堆满了抱枕和玩具,小桌子上铺着可爱的桌布、摆放着直径40厘米的大碗、还涉及厨房、卧室,以及炊 具、床铺等物品——完全的“私人家庭生活内景”,与公共场合的广场、 电影院、教室、办公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毋需言语构建和阐 释的生活本身呈现着朴素的真实,从而使内容更具有实体感和冲击力。

(2)程式化

和大部分吃播博主零散化的吃播视频不同,木下佑哗的视频短小却体例完整,不仅具有高度的连续性,保持着高更新速率,更在视频作品内部形成了固定的“程式”———符号化的元素被反复加以运用直至最后固定,为整体化和系列性的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文将对程 式内的元素运用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先来介绍一下流程。

首先,木下佑哗每次都会以充满元气的“こんにちは、木下ようか です!”(大家好,我是木下佑哗!)作为明朗的开场,接着“今日はね! じ ん!”(今天呢! 锵!)展示今天要吃的食物,并进行简单的介绍———是季节限定、“粉丝”寄送、地方特产还是创意料理,之后的固定程序是对食物进行称重,并将公斤数和总热量以红色大号字幕的方式呈现一般结 果都是数量惊人或热量爆炸。画面中间会切入以自己为原型原创的四格漫画形象作为过渡,吃的过程中会对食物的味道、口感进行细致的点评,有时还会随意联想到一些其他事物或生活琐事,对着镜头与观众随意聊天,轻松自然。对于巨量食物的漫长进食过程则采取高倍速的快进方式,固定的欢快而有节奏感的鼓点音乐配合屏幕中一勺一勺不停吃饭和咀嚼的木下佑哗,使观众随着鼓点保持兴奋感的同时,目不转睛 地盯着巨大体量的食物被一口一口吃掉直至消灭,木下佑哗在最后一 口时会仪式性地重新慢下来——“最後です! いただきます!”(最后一 口啦! 我开动啦!)然后充满幸福感地大口吃下最后一口,双手合十,做 整体的点评,最后以固定的结束语收尾———“谢谢今天的收看,觉得好 看的话请按 GoodButton以及订阅频道,今后也请多多关照啦,拜拜!” 这一系列顺畅而看似不起眼的流程和符号,却在每一期的重复中形成 了如同固定节目一样的效果———虽然是个人频道和私人录制,内容随机性非常强,却意外的以稳定的程式给予观众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正如大多数快餐文化带给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一样———简单、固定、模式 化———正因为简单,消费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可以在那里获得什么; 正因为固定,不论何时,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在同样的地方得到想要的内 容与满足。而这些固定的形象符号则像品牌标志一样,在随意性、零散 化的播客领域形成自己频道栏目的固定形象——木下佑哗创作的四格 漫画不仅在自己的视频中穿插出现,更从线上推广到了线下,推出了相 应的 LINE表情包,自己创作的颇具辨识度和代表性的卡通猫头像同 时做成了玩具抱枕和墙饰贴纸,出现在木下佑哗家的沙发和墙壁上,在吃播视频的空间布置中作为背景出现。这些将线上形象实体化并推出商业合作的做法,已经从纯个人的经验分享走向了风格化、品牌化的输 出,有着他人随意录制单个视频不能达到的系列性、整体性效果。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符号化、程式化的内容,还有品牌的延伸。

(3)互动与参与

技术加持的另一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互动”。“互动”与“参与”的 结合,是“技术”与“文化”这一双重前提和文化准备孕育了自身的文化现象。在亨利詹金斯看来,“互动”指旨在对消费者反馈影响更为积极的新技术手段,而“参与”则是由文化和社会规范影响塑造的开放性更强、更多由媒体消费者自己控制的一方面——二者是同一过程的双向动力。互动与参与为粉丝提供了工具和环境,赋权于粉丝,强调大众的文化权利——从主播播报式的扩散到用户选择性的体验、介入、点 评、交互。在吃播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内容上温馨的真实感、形式上完满的程式化,还有屏幕两边超越时空的交互。“弹幕”成为流动的论坛,是播主与受众交流的园地,评论准确对应着视频内容的精准时间,不同的观众在不同时间、空间对同一时间节点所做的评论共时呈现,在展现了集体共时性的同时又跨越着空间和时间的局限,如同叠合一样产生 了跨时空的交流对话,获得了交流的趣味性。

什么样的人在看“吃播”

1、群体性孤独

现代化伴随着城乡、家族单元的打破,以结构性的不同层级进行社会分化与生产,互联网的全面铺展则是叠加了一个与现实相对的虚拟层面。“聚合”与“分化”其实一体两面———城市使人流聚集又在功能、 阶层上重新区隔,互联网试图将身份抹去带向虚拟世界,但又在特征鲜明地重新部落化———“物理”团结与“化学”团结在不同层面发生着,但在看似最广泛普遍的连接中,人却越来越孤独了。

(1)城市化

城市化无法为任何现象单独买单。但不可否认的是,城市的空间 区隔确实为心理栅格化筑起了厚实的现实铁壁。碉堡一样镶嵌着无数窗口的密集高楼、社区化聚居区、防盗门所把守的高度私密的房间以及现实经济和政治水平在空间地理上呈现出的阶级、等级区隔,都是城市 最晦涩的脚注。群体就在这样密集的建筑中从四面八方聚集又隔离 着,群体性的孤独感就在这些没有他者的“小格子”和没有自我的“广 场”中滋长。而互联网通过一种超越性的媒介试图去边框化,将现实的墙推掉,把人们统一带到虚拟的彼岸,通过媒介过滤抹除一切现实特 质,将人重新纳入一个新的生态圈。但同时互联网的重新部落化又会将人重新划分在不同的阵地,视频这一方小屏幕通向的那个小却唯一的房间,更能给人安全感和一种平行生活带来的陪伴感。它不涉及极端的兴趣取向,人们对于日常吃饭需求稳定,节目连续、品牌化,不被电视剧一样的连贯情节和中 心意义绑架束缚,短小却完整自足,能够填补碎片时间,允许随时开始随时结束,在瞬息万变的外部 世界、紧张忙碌的个人生活和信息 “轰炸”的精神活动中给予稳定而持续的供能,同时围绕着生活永恒的主题常变常新。网络将屏幕两边的小格子连接起来,给了寄居在都市 “格子”中的人们另一个 “格子”,低成本、无负担、真实的存在感、稳定的容身之处和一群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圈地自娱自乐、互动交流,场域中的人都获得了在场的群体感和无形的陪伴。

(2)互联网

心理学的研究曾提示人们,使用网络的快乐感会随 着使用时间的持续而逐渐递减,并与社交圈的缩小、抑郁及孤独感的增 加相互影响。具体到个人情绪心理卡内基梅隆大学 Moira Burke 的心理学研究,可以为我们考察这一问题提供有趣的解释视角,她将社交网 络行为分为三类———“点赞式交流”(one click communication)、“广播式交流”(broadcast communication)和“创作式交流”(composed communication)。而在三种交流中,接受“创作式交流”会明显提升人的幸福感与连接感——强调沟通内容的定向(targeted)、个性化、一对一和发自内心;而单纯的机械性“点赞式交流”和浏览开放给所有人的“广播式交流”则没有很强的影响。同时,私人层面的沟通内容会有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我们可以借此木下佑哗的吃播视频给观众带来的弹幕中所谓的“治愈感”和“幸福感”。首先,观众根据自我个性需求选择进入吃播视频的房间,就是在定向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一对一的联系,而木下佑哗在录制视频时就已然以镜头对面的假想观众为对象,因此在录制的过程中,有类似面对面享用家庭晚餐一样的一对一私人交流对话感,对你展示着最真实、私人的生活场景。从过度虚拟的世界反身对真实感的渴求在上文“真实性”一节有所提及,人们已经在网络游戏、小说、论坛等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安之若素,但同时也伴随着 虚无感,技术在提升感官刺激享受的同时最后仍要回归生活,因而越来 越追求一种“沉浸”感———对某一环境强烈的认同或情感联系,通常以 “逃避现实”(escapism)或“身临其境”(being there)感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屏幕另一端狭小的私人家庭空间就满足了这样的对于现实生 活的想象性体验,产生了一种浸入对方生活的“远程胶着”状态。

2、反身确认自我

(1)评论中的自我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弹幕的众声喧哗使得在现实生活面具背后的自我得以浮现。恰恰是虚拟使真实的表达成为可能。网络中的跳转、超链接、弹幕、评论区、点赞、投币、充电、收藏、推荐、搬运、自制等多种功能和区域创造、提供了多样的参与方式,用户在分享共同神话资源的同时,融合自我的经验做出独特的回应与反馈,展开互动,在这些过程中 不断召唤出真正的自我,打破家庭、阶级等现实生活中的秩序与等级, 通过对对象的投射、评点逐渐勾勒出一个自我的形象,返回自身,重新凝聚现实生活中面具化和分裂的个人。

(2)窥视镜像反认自我

不自觉的“窥视”欲望在广泛的网络“观看”行为中太过基础,以至于常常不做为一个问题被关注。而木下佑哗的大部分视频都是在自己 的家中录制完成的,不自觉地满足着大家对于一个“可爱的日本女孩子”的家的窥视欲望——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女孩家中的布置,客厅沙发桌子、厨房陈设以及卧室床品,同时还有各类装饰性摆设,被罩、墙贴、抱枕、玩具、桌布等细节,甚至每次木下佑哗搬家,屋内场景的更换都会向网友报告并引发围观和讨论———真实生活的丰富、复杂通过琐碎的细节被融合在画面语言中,满足了观众对于自己之外他人生活的强烈好奇心。这样的视频一方面在渠道上有着其他公共媒体没有立场也没有权力进入私密生活空间的高门槛;另一方面即使有着相同的互联网作为传播路径,同样渠道生产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对于窥视需求的满足来说,更大程度上形式即内容,摄像机和直播应用软件构建的是一 个零距离的无限贴近,不仅是“现场感”,而且是更进一步的“同场感”,通过技术手段在深深卷入和无限贴近中完成对客体的细致窥视。

同时,窥视他人也是反认自我的一个过程和一种方式。女性在观 看女性对象时看到的更是一个投射了自我的客体——一个自我的镜 像。木下佑哗身上令人羡慕嫉妒却求之不得的特点,成为人们念念不忘不断参照的另一个想象的自己——可以每天不顾及热量、不付出运动、随心所欲地享用自己喜欢的东西,无限纵欲的同时却又瘦削、白皙、 娇小、可爱,自我的欲望被清晰地投射在她的身上——“想要成为木下 那样的人”,但同时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正因为我不可能做到像她这样,所以只能走最普通的道路,因此节食和运动仍然是必须的。”——在 不断反身确认自己的不可能后,又由这个镜像完成了自身欲望的替代性满足。

站在男性的角度,这种“观看”又有了另外的可能性意涵———又一 种公开的“看与被看”关系的形成。弹幕中经常充斥着“我老婆”这样的玩笑称谓,携带着特殊兴趣点的公开的“看与被看”与以往对女性的凝视有所不同,曾经的女性多在功能性的身份上作为男性凝视和把握的客体对象存在——不外乎母亲、妻子、女学生、妓女、女侠,而女性也一直作为两性权力关系中男性的他者和客体存在,作为被征服、被改造和被解放的对象,更多的时候带有历史、国家、知识分子等深刻复杂的隐喻。而现在的观看首先建立在女性主动“自我展示”(self presentation)的前提下,社交网络提供各类低门槛的传播渠道,文化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使这种“被看”反客为主,成为有意识地构建个人品牌形象 的营销方式。注视与反注视放在视觉文化的视域下是一对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概念,在此,镜像注视与男女两性之间的注视与反注视都是在社会建构中通过表现和再现的客体表明社会中的某种权力关系。看与被看展示的是一种等级关系,注视的主体通常高于客体,但在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中呈现出另一层情况——被注视者主动寻求注视者,注视者也主动寻求着被注视者的注视——简单来说,作为被注视者的播主主动表现自己,寻求观众的关注;而播主在录制视频时是以注视者镜头前的假想观众为前提的,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在录制反注视的过程,而观众在看这种吃播视频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寻求另一种治愈——反注视对自 我的注视,一种来自私人的对话和交流频道的对接。“注视是一种生 产。它生产快感——注视者的快感以及被注视者的快感。”“反注视并 非就是反抗,它和注视一样,也是欲望的表达。”同时,在特定兴趣点 之外,自我展示和博得男性观看的另一个重要维度不再是以前的功能 性身份,而是“人设”,木下的人设就非常具有日本文化特点,或更确切地说是御宅文化的特点,典型日本萌妹的刘海、大眼腮红妆、注重少女感的着装、可爱的语气、元气满满的吃相、撒娇和机智的自我吐槽、日系的卡通漫画形象、铺满的毛绒玩具等。这一切都不是纯然的巧合,正是这些细节的集合塑造了整体的可爱形象,也迎合了大部分男性受众的审美赏色需求。最终可爱的萌妹子除了“吃”之外,其自身成为所有人 的赏色对象,弹幕中充斥着诸如“好想娶回家”“我老婆好可爱”的感 叹句。

最后,对于中国的观众来说,围观木下佑哗还有另一层不自觉的窥视欲,那就是对“异文化”的窥视。木下佑哗以日常生活作为基调的视频满足了中国年轻人对于异文化的想象。木下最常吃的日式料理、日本地方特产、只有在日本便利店和甜品店才能买到的季节或地区限定食品——这些中国不常见的食物更会引发观众对另一个时空的日常的强烈好奇。很多中国、韩国粉丝也会寄去本国特产,木下佑哗也会放在节目中一一品尝,并且做出反应和评价,这对于国外“粉丝”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木下佑哗的日常生活———电器、装饰、工作经历、生 活状态、化妆穿衣、日本料理店的外景拍摄都折射着迥异于中国的生活 美学和风格样态,满足着观众对于异邦的真实生活,尤其是区别于新闻上充满意识形态言说的宏大叙事和历史教科书上的尘封往事的普通人 生活的好奇心。以上三方面,都是通过与他者的对比反身回认自身的过程——女性通过和木下的对比看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可能性并作出相应改变, 男性通过观看木下佑哗满足自己的偏好,不同国别的观众通过迥异的文化表象在差异中寻找到自我生活的定位和轮廓。

3、社会性焦虑

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曾有一个颇具文化意义的小品《吃鸡》, 形象地表现了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人对于物质的极端渴望。 而如今,更多使用互联网并且选择观看吃播这类消闲内容的观众,则是处于物质的富余,甚至过剩阶段。“审美”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并不断被社会形塑改变,成为一定阶级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健康”理念已经 成为典型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被不断地构建并在广泛的实践中反证自我。这些有着特定自我认同的观众对于“吃”的观看,除了上述排解 群体性孤独和反认自我的目的外,同时反映着一种弥漫在全社会的自我焦虑,包括与吃相关的形体焦虑和更为抽象的心理焦虑。

(1)形体焦虑

Body Image 即 “体 像”这一概念是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师Paul Schilder提出的,用于指涉一个人对于自己身体的审美和吸引力的主 观看法。当我们主观上对自己身体的看法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认为不符合社会规范、趋势或自我预期,产生负面、消极评价时,就会产生形 体焦虑。而形体焦虑很大程度上会引起社交焦虑,并倒逼自我在形体上过度严苛,导致强迫性节食、锻炼,甚至进食障碍。当这种焦虑对正 常生活产生影响时可能发展成为“体像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这种心理学上的可能性路径可以作为我们思考观看吃播视频动因的一个角度。在社会审美的影响下,不仅女性会有形体焦虑,男性也在社交关系中将自己的形体形象放在重要的位置,但侧重点与女性有所不同。女性更在乎的是像木下佑哗一样,总体来说就是瘦;而男性对自己的肌肉有着特别的要求。在中国,这一审美形象的改变颇具深意, 古典小说中作为主人公的常常是白面书生,而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人则往往和“鲁莽”“粗鄙”等形容词联系在一起;直至近代,中国人被冠以 “东亚病夫”,形体方面形成了一种全民的焦虑感;在全球化的今天,受 到好莱坞文化熏染的新一代人,更多地受到荧幕上的超级偶像的召唤, 英雄首先要有实力能打硬仗,智慧、性格等层面退居其次。对超级英雄的追捧反映出全社会大众审美的变化,而这些超级英雄作为文化符号, 又在不断的重复和加强中重塑着受众的审美习惯,如同芭比娃娃之于 女性,超级英雄作为一种传播的文化符号之于男性亦然。 因而对于 形体的过度关注必然指向对于纵欲的压制,其中便直接地包括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焦虑与克制。

(2)心理焦虑

一系列以“爱跑步的人具有哪些特质”“连自己的体重都不能控制的人如何控制人生”为题的文章与话题观点病毒式传播,使人们的焦虑 上升到了另一层次———从对外表的质疑,到对自我人格特质的质疑。 这里也可以借助弗洛伊德对于焦虑在人内部形成的逻辑展开讨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都是“冲突”的结果,以其“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 来理清冲突的关系,则具体的冲突可能是三者间任意两者的抵牾,但总的动因都是突破的欲望和对可能性危险产生恐惧进而自我压制这两种 因素的冲突。“本我”有着最真实的欲望冲动,而“自我”是有着清醒意识的现实执行者,“超我”则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生产“内疚”和“羞耻”施加于自身。具体到我们讨论的问题,常常是“自我”与“本我”的冲突,和 “自我”与“超我”的冲突相间杂。“自我”有着不断获得、占有丰富的物质并享受高质量、美味、高热量的欲望——“吃”,而有着清晰意识的“本我”则因为受到社会审美和自我预期的影响对“自我”产生了现实行动上的自我约束,因为意识到放任“本我”的欲望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发胖、前功尽弃或自我责备,因而恐惧令“自我”严防死守,避免预料到的坏结果,想吃而克制——焦虑由此产生。而同时,“自我”在受到“本我”欲望的诱惑准备突破时,“超 我”会通过调动自我惩罚来进行规训——一旦“自我”现实执行了,“超我”会用内疚感和羞耻感来进行自我责备,上升到对自我人格的质问和怀疑——连这样的小事都控制不了、不能坚持,何以成大事。因而“超我”对“自我”的规训加上“自我”对 “本我”的压制与反压制,在人的内部构成了复杂的心理机制,两对关系 的冲突碰撞表现在情绪上则容易发展为焦虑。

在与自己不断斗争的同时,配套地出现了一整套用以衡量身体是否符合标准的理论体系,加上运动品牌的广告、健身房的铺展、偶像的激励,人们在被铺天盖地的“健康生活指南”包围,在一个以消费为中心的健康青春崇拜中,将身体和人格做着正相关的品评,反过来这种 品评也在形塑规约着我们自身。这个体系越是严密、精细,人们就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焦虑感就越大。而最终的结果除了自暴自弃,大部分人会选择扛起大旗,与自我做艰苦的斗争——在饮食、运动、睡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严苛要求自己。而木下佑哗———这个令人羡慕嫉妒又无法企及的对象满足了人们欲想的一切,有着随心所欲、想吃就吃,并对 自己的形体没有任何影响也不会产生负罪感、或需要更加强迫自己去运动的令人羡慕的身体。人们越是认识到自我现实与偶像的遥不可及,对偶像的依赖也就越强。而这种对于彼岸遥不可及的观看,在一定 程度上给了自我欲望的发泄口和确证自我努力正当性的动力。越是焦虑,就越是要通过自我规训加以改变,在严苛对待自己的过程中获得焦虑的纾解和心理的自我说服,通过木下替代性地获得,满足自己的欲 望。而另一个方面,除去“所指”,在此,前文提到的“能指”的展开方式 也至关重要——营造了一个完全单纯填塞欲望的过程——网络媒介很 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感官接受阈值和节奏,木下佑哗视频中快节奏 的背景音乐(BGM)、快进的展现方式、无逻辑的仅仅是简单动作的直接呈现、去语言阐释的无脑内容、快速直接无剧本地做出品评回应和表情感叹,都是“短平快”的网络速度的直接映射,这种快速海量、简单 暴也在形式上满足了对于进食和快节奏生活一蹴而就的焦虑心理。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填塞相比于《舌尖上的中国》这类精品美食节目讲求 细、慢、品位、故事、生活趣味和加工过程来说,更突出了它的低级但粗暴填塞的快感。

4、自我解压

常常有人将观看木下佑哗的视频形容为“治愈”或称为回到家逃入的一个“避难所”。这个“避难所”可以在什么层面上被理解,又是在什 么层面上发挥作用呢?

(1)去中心叙事

相比于同样以网络为媒介进行生产传播的其他内容———网络小说、网络电视剧等,吃播最大的特点好像就是“没有内容”,因此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端坐在电脑前花时间看别人吃饭”———对于中心意义即“所指”的追求好像是我们一直不自觉地被时代和生活赋予的实践路径。因而,这种被看做“无用”内容的火爆也就颇值得深思。“吃” 这种形式提供的是什么?是在社会审美压力下口腹的替代性满足、是城市空间文化距离造成的隔绝感通过窥视的排解,还是个人缺少归属 和集体感的孤独解药?这种形式的最大特点也许正在于“去”——去中 心宏大叙事、去语言逻辑理性、去专业化、去情节绑架和意义指向。

首先,被看做“无用”或“无意义”的身体动作本身的实践就是另一种叙事姿态的呈现———抛弃中心主流话题,遁入平凡繁琐的日常生活, 仅仅以配乐加动作消解语言的过度阐释,将现代生活中充斥着的由电视新闻、广播、教材、考试、法案、脱口秀、网络流行语等言语所构建起的理性、逻辑的暴力框架及其规训,以最平凡朴实的生活行为四两拨千斤地拒之门外,在去掉中心主流的意义后以一种最简单、直接、主动的身体行为作为自我把握世界的方式和自由选择传递快感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专业化、机构化而代之以平台化的生存方式,使更多的个人得以带来更多原来不能够被纳入大众视野的新视角。等级化的层层筛选和传 播之外出现了另一条全民直播的路径。 回到无宏大叙事而以个人经验为主体的私人世界,重新将人拉回到了身体体验的感知世界。选择从大而空的各类狂欢晚会回归最基础的日常化生活;从明星为主角到平凡生活也了不起的普通人;从以特殊才艺技能搏人眼球到最简单的动作“吃”;从各类世界旅行、自然探秘的生命空间拓展性探索,到固定宅在稳定温馨的个人空间;从新闻中“中国梦”、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G20等家国大事,到个人兴趣爱好、商场采购、享用餐饭、细腻的心得体会;从工业时代精细的分工、过度包装和宣传无死角的完整偶像,到朴素天然地坐在家里的素人……所谓的“无意义”恰恰是放下心理负担的释然,吃播通过身体行为和媒介传播消解中心意义,去掉标签和所谓的价值,去掉家国宏大叙事,去掉剧本、逻辑和人生的理性, 去掉只有记者或媒体人才能进入的传播领域,展现不同的活法和不被言说的日常。

在个人的狭小生活空间内,国家、社会、法律等宏大叙事被搁置, 无意义减去了现实生活的一切思想负担,给了观众最轻松的安全感。 同时,这种娱乐化的享受和魔兽世界、哈利波特等范围颇广的全民狂欢仍然有所不同,如今所谓“小众”反而更加具有归属感,“小而美”的圈 地自萌和精简结构提供了进一步通向私人避难所的狭窄路径。越来越多的人靠个人的特质属性召唤属于自己的一批小众粉丝组成小型社群,自我的主体地位不会再一次迷失在全球性的集体狂欢之中,陷入另 一种虚拟的宏大叙事。而这种安全感的前提是高度完备的内部世界叙事——在此木下佑哗个人的日常生活以及录播节目的完整程式再一次发挥了作用。以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完整世界叙事的基石,加上视频内部的每一期的程式化、完整性带来的稳定感,并通过一个立足点或权威地位加以统摄———木下佑哗的大胃王食量———这个完满的小型私 人空间被构建起来。由这个空间、提供可供生产和分享的话题资源。 观众据此进行社群内部的交流与互动。

(2)“无用”之用———“无聊”经济

如今在新自由主义风行、技术搅动、资本利益的驱动下,“无聊”成 为娱乐产业最大的待填充空间,虽然兴趣更新速度快使其有着不稳定 的特性,但在技术提供了高效率的工具及低门槛的平台后,草根如何营 造可持续的内容来源源不断地满足、填充无聊的空白成为一个巨大的 机遇与挑战。在“无聊”这一层面,吃播的猎奇性和挑战性成为了受众的关注点———在人以强势的姿态改变、操控着世界和自我的同时,总会 有些事是个体自身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无法超越的极限,木下则为这 类猎奇的观众提供了“挑战感”———挑战人类的极限。“能吃十斤饭的大胃王”和“软萌妹子”相结合的强烈反差效果,并通过面对摄像机全程 录制甚至直播的方式,将记录的真实性和缓冲制作速度提升到极致,最 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对刺激、猎奇、新鲜的追求。

在兴趣取向越来越细化的当下,“情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参数参与其中,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越来越依靠这种情感的联系,因此也有了如“情感经济学”这样的称谓,强调在市场营销和品牌研究领域,左右消费者购买决心、作为购买驱动力的“品牌情感投入”的重要作用。 观众通过消费视频完成了自我解压,而转移到现实中的实际消费行为 也更有力地帮助自己实践着“我在解压”的自我意念。

“能指”通过一系列符号与“所指”发生关系,同时与资本接洽。将木下佑哗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文本来观照,所有的元素在符号化后都具 特定的指向性意义并构建着整体的叙事———包含和迎合着一切受众需 要的因素。欲望、陪伴、猎奇、窥视、萌妹、私人、逃避、治愈、异文化、可 爱、元气、减压、日常、简单、低成本、连续等关键词所提示的“符号意义” 都包含或隐藏在内容中隐晦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一切都在整合后召唤着读者的喜爱和依赖。首先品牌的延伸要在情感上建立与受众的联系,上文已从对孤独的陪伴、对焦虑的排解、对自我的反认和对压力 的脱解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而联系就在这种需求和供给之间建立起 来,同时这种联系逐渐从内容中心拓展到了实体“周边”,将叙事体验进 行“多维拓展”,将不属于节目或与节目内容不甚相容的其他特质放入品牌意识中变现,加以延伸。“魅力人格”——邻家妹妹的亲和力、大胃王和娇小可爱的反差、永不放弃的性格,使得很多商家主动提供服装、 食物以及可爱的游戏邀请木下佑哗尝试并在节目中呈现。视频一开始 就渗入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品牌意识”———四格漫画形象、猫的代表头 像、粘贴在墙布上和沙发上的 YouTube贴纸和抱枕……正如对资产最根本的定义———创作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任何元素,这些符号都可以借由日益数字化的媒体平台转化成资产,将受众的愿望和需求量化并且将忠诚度和喜爱的情感商品化。最终上述因素都会成为投资回报,再 继而反身加强自己的创作特质,在资本层面进行互动。在一种“完全消 费”的状态下,观众不仅在消费视频的内容,更是在消费他人的生活、创意以及看到的一切,感兴趣的就是有价值的。用户选择与内容的被选择,弥补了信息差别在评估中体现的经济价值,而观众在这种消费中得到了满足感。

小结:两对矛盾和自我纾解

当我们讨论“吃播”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网络文化现象,还要在其主要内容的特殊性——“吃”——上加以符号和心理学上的把握,认识其作为一种完满自我的完成方式、作为自我欲望的直观身体替代性满足的指向。而当我们加入媒介,在网络的场域中讨论这一文化现象时,对其形式手段就要保持足够的敏感和关注。木下佑哗所展示的录播和直播携带的真实性、程式化和互动参与性是其成为开放文本的重要因素。而在供求关系上探求为什么“吃播”尤其是木下佑哗会受到追捧,则应首先从城市化和互联网两个最大也最重要的背景加以探讨,它们一体两面地催生着聚合和分化,并对人的群体性孤独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次,通过评论勾勒自我和通过窥视反认自我都指向了对自我的追认。再次,社会性焦虑反映在这一问题上主要涉及形体焦虑和心理焦虑,同样影响着观众的选择。最后,在自我有意识地解压方面,去中心化和无用消费两个方面将受众由心理层面带向实际的消费选择层面。

我们从以上四个动因中可以看到“两对矛盾”——在“群体性迷失自我的孤独”中又不断“寻求确证自我的存在”;在“巨大的焦虑中不断自我施压”又“有意识地寻求自我的解压”。这两对矛盾根植于我们丰富又复杂的现实生活,提示着我们对于任何社会文本的理解从来都没有唯一或单一的进入路径,对其解读要在得出结论的同时带出下一个问题或打开背后更为深广的面向。因此,对于“吃播”以及这一网络文化现象所牵涉的其他方面必然有着更为复杂的维度值得探索,在此,仅以以上观点作为对这一现象的初探。

因篇幅限制,本文引注从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