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诗歌是一个民族的良心
2016-12-29 17:25:21
  • 0
  • 1
  • 2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文 冯明 图

著名文艺评论家谢冕

11月28日,著名文艺评论家、诗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谢冕莅临深圳,准备参加30日中心书城“温馨阅读夜”的活动。与此同时,由他的老友古远清教授编著的《谢冕评说三十年》也由海天出版社新鲜出炉。

昨天下午,在海天出版社的8楼会议室,深圳媒体对谢冕教授进行了一次热烈的群访,谈深圳读书月、谈诗歌、谈曾经让自己最难受的事件,82岁的谢冕教授无所不答。

深圳文化的狂欢节

对于老友古远清刚刚编著的新书《谢冕评说三十年》,里面有谢冕作为评论家这么多年来经历的“争鸣”、“漫议”,乃至“冤案”,比如“朦胧诗论争”、“百年文学经典争论”等等,但对待这些争论的过往,谢冕已经非常平淡。他说,一个人不能保证自己的言论没有缺失,但却能保证自己行为的对与错都要由自己承担,至于回应与否都显得不重要了。“表达是我的权利,批评我也是别人的权利,这样才是健康的。”谢冕坦陈,要说唯一让他难受的一件事,就是“沙扬娜拉是人吗”这件事。当年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位编辑的错误,让他无名承担了多年“欲辩无言”的尴尬处境。

谢冕听闻深圳刚刚获得了“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称号,认为这是实至名归。深圳读书月已经坚持了十余年,提升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境界。一个人做一件事坚持十几年不容易,何况一座城市?在这样一座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有太多的事要做,但它认准了文化、认准了读书,而不是别的,这个目的让人感动。深圳读书月就是一个政府领头、全民参与的“节日”,它是深圳文化的狂欢节,一座城市有这样的“节日”,难能可贵。

诗歌没有死亡

有记者问到如今诗歌所面临的困境,谢冕表示,诗歌没有死亡,也不会死亡。诗歌的生命与文化的传统同在,如果诗歌死亡了,估计人类也要与它同归于尽了。但是,目前的现状的确存在“写的多,发表的多”,但却没有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诗篇出现的状况,对于这一点,他也十分焦虑。

谢冕强调,如今诗歌有一种个人化表达倾向,而诗歌的功能是多样的,它能让人休息、让人赏心悦目、传递爱情的美好,但更应该关注社会兴衰、天下兴亡、世界风云,应该存在忧患意识,存在批判性。诗人的“自私”是最要不得的,对现实的观察、审视非常重要。伟大的诗人,除了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还要有对现实的关心。诗歌是智慧,但更是一个民族的良心。

文章来源:深圳晚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