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 年|德外荐读
2019-12-28 08:01:30
  • 0
  • 0
  • 0

来源:德外5号

自1994年4月20日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25年来,中国互联网影响力从弱到强,覆盖面和作用力从科研通讯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今天都是历史的昨天,麦克卢汉曾说:“我们透过后视镜来观察目前,我们倒着走向未来。”站在互联网发展的“当下”节点上,透过“后视镜”审视当初和现在,在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变革中探寻那些具有持续影响力的规律与趋势,有着知古鉴今、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透视中国互联网发展演化逻辑

任何事物的发展,时间都不是唯一的变量维度。在时间的维度上所展现的,是技术、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力量的深刻博弈。互联网从最初的军事竞争的产物,到商用民用,进而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轴心的多维度研究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时代发展的波澜壮阔。

我们利用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以互联网为主题,不设定其他限定进行文本采集,截至2019年4月20日中国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25周年纪念日为止,共采集到344086篇论文,我们对此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图注:互联网研究发文年度趋势

由上图可见,在经历了最初几年低调的蕴蓄之后,从2000年(门户网站大行其道的阶段)开始发文数量有了明显上升,形成第一个小高点。到2008年(社交媒体崛起的阶段)发文数陡增,呈现出第二个小高峰。到了2014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开启),较之前一年的发文量增长了将近一倍,接下来的2016年又在此基础上发文量翻了一番,呈现飞速上升趋势,达到破纪录的48099篇。而2019年(5G元年)仅仅前四个月的发文量就超越了2016年全年的发文量。学术界对于互联网研究的论文发表的数量本身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互联网关涉社会生活的广度与深度。由此,我们认为,2000年、2008年、2014年可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最有现实代表性的时间节点。据此,我们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的25年加以历史分期,并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第一阶段1994—2000年;第二阶段2001—2008年;第三阶段2009—2014年;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

从技术逻辑走向人的逻辑:中国

互联网25年的迭代、深化与多元发展

(一)第一阶段:1994—2000年,互联网作为工具,处于基础起步阶段

以主题词“互联网”或含“因特网”或含“英特网”进行搜索,共983条数据。聚类结果如下:

图注:1994-2000年互联网研究关键词共现及聚类视图

以下为1994—2000年高频词列表:

注:1994-2000年互联网研究关键词词频分布

通过共现关键词和高频词的统计分析可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初阶段呈现出如下特点:

1,以借鉴美国为主导

“在美国人贡献的所有创新中,互联网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美国作为互联网发轫国家,引领这一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是互联网发展的绝对主导国家。

2,基础建设及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普及是中国互联网初期建设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库、图书馆以及知识产权等等。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和计划是美国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以方便美国人共享海量的信息资源而提出的。1998年中国学者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信息高速公路,提出了必要性、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应的对策。截至2000年,国内已上网的数据库有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各种专利数据库等,大部分已做成馆域网,有的已做成局域网。

3,互联网与媒体具有天然的相似性,第四媒体成热门话题

第四媒体的称呼首次出现在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提出,在加强传统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传统媒体如何处理与第四媒体的关系,如何应用第四媒体甚至如何管理成为关注的重点。但对于互联网是否是第四媒体,学界和业界是存在不同看法的,张大庆指出:“许多人称‘第四媒体’即是互联网,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阶段与片面的。媒体只是互联网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一种功能,而不是它的全部。”尽管如此,第四媒体这个概念依然被广泛使用。虽然2000年底,全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2250万(据CNNIC 于2001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但它在全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不到2%。因此,网络要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体,还有一个很长的距离。

4,传统媒体尤其是报刊最早“试水”互联网应用

中国的传统媒体是最早“试水”互联网应用的先导者之一。1995年中国公用计算机因特网的开通提供了互联网应用的硬件基础。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开了中国媒体上网之先河。1996年是报刊电子化蓬勃发展的一年,截至1996年底,有30多家报纸在互联网上发行了电子版,另外20多家杂志也上了网,一些广播电视台也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可以看到,在面对新技术的时候,传统媒体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发展的路径,但是由于这种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局限在“术”的应用范围内的,基本上不触及“脱胎换骨”的变化范式,因此,最终落得个“起了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的窘境。

5,互联网的商业驱动是其原生性基因

从国际角度看,互联网发展模式和阶段大体如下:(1)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995年前,Ciseo等);(2)互联网软件和服务阶段(1996年,网景公司等);(3)综合门户与虚拟社区发展阶段(1997年,AOL、Yahoo等);(4)B2C 电子商务阶段(1998年,Amazon等);(5)商业服务再造阶段(1999年,垂直门户和B2B电子商务等)。

到2000年,商业模式已经发展为“内容+商务”垂直平台,也就是第三代互联网商业模式,BBC(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ustomer)模型成为其典型形式,压缩中间环节,直接面对客户。这给中国互联网带来了原生性的发展基因。企业也在寻求合作和联盟的方式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2000年7月5日,联想神州数码、Sun、Oracle共同宣布“神州电子商务推广联盟”成立,进行深层合作,推动中国的电子商务向纵深发展。因特网中“域名”极其重要,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域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甚至掀起了域名抢注大战以及域名注册权大战。

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极为迅速。1998年推出的新浪网将商业新闻网站做到了当时的最好水平,2000年,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先后在纳斯达克上市,掀起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投资热潮。

(二)第二阶段:2001—2008年,互联网的社会化、普及化阶段

以“互联网”为搜索主题,对2001—2008年数据进行采集,共有1407条,人工剔除不合格项,对1389条数据进行分析。2001—2008年数据的聚类分析见下表:

注:2001-2008年互联网研究共现关键词聚类及高频词分布情况

从本时期共现关键词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涌现,各种问题开始出现,互联网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2000年底互联网泡沫来临,2001年为互联网行业的寒冬期,CEO们遭遇挫折,他们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2001年CEO成为共现关键词是对现实的一种关照。2002年互联网产业蓄势突围,着力开发创收渠道,通过各种增值服务实现盈利。2003年非典来袭,“宅经济”出现,给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游戏成为互联网公司变现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因此引发了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的关注。

随着技术发展,互联网进入到所谓的Web2.0阶段。Web2.0作为热点词从2006年开始显现出来。“Web 2.0”一词2003年提出,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彭兰认为,Web1.0时代的口号是内容为王,网站的目标是以内容来吸引眼球,吸引人。而Web2.0的指向,则试图把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而这正是Web2.0的核心指向。其间,博客概念的推广以及博客网站的发展是最为显著的。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互联网关注的对象,也正是这一技术将互联网推向了社会化、普及化阶段。

由于对受众门槛的降低,视听节目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娱乐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由此也带来了监管问题,对应的是“视听节目”和“对策”这两个共现关键词。2005—2008年关于对策的研究很多,直至2008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发布。监管与自由是永远并存的两条线。自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监管的问题就成为重要问题,据统计,自2000年至2018年3月之间,关于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政策,总计有45条之多,并以此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沿革路径、政策框架结构、政策作用机制与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解读。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互联网发展对现实观照度高,对互联网的研究逐步脱离美国的主导影响,表现出中国特色;2.在摸索中前行,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中发展;3.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普及、多元和深化,由此带来的问题比前一阶段表现得更为突出,解决方案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三)第三阶段:2009—2014年,互联网融入日常生活,即时化、社交化的连接功能凸显

这一时期,关于互联网的发文量猛增,2009—2014年,共有数据3194条,人工剔除不合格项,余3143条。因聚类节点较多,为了更加明晰,转换为表格形式呈现,如下表。

注:2009-2014年互联网研究共现关键词聚类及高频词分布情况

从聚类可以看到,本阶段互联网发展呈现如下走势:

1,互联网技术迭代迅速,移动互联网全面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形成

2009 年是我国的3G元年,移动互联网成为可能并发展迅速。根据CNNIC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截至2012年6月底手机上网人数首超台式电脑网民数,成为我国国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有学者指出,2012年中国传媒业跨入新传播时代的门槛,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将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近几年的共同热点。2013年云计算、大数据落地成长。2014年4G业务开始商用,运营商加大4G网络建设。根据《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2014年8月)》,手机客户端已成为人们接入互联网的主要入口,移动上网常态化,各类App与社会服务广泛融合,如零售餐饮、生活缴费、大众理财等,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各行业以开放姿态与移动互联网跨界融合,成为这一阶段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特征。

互联网行业跑马圈地式并购,互联网寡头形成。2010年以来,互联网新媒体领域极为活跃,网络“水军”泛滥、3Q“大战”热演。2013年互联网巨头大规模并购起步,2014年并购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常态。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成为互联网寡头,互联网行业生态系统初步形成。这一阶段也被称为互联网的上半场,在这一发展阶段上,是规模经济模式主导下的流量(即受众,更准确地说是用户)之争。

2,电子政务与互联网金融成为重要节点,以人为本的社会日渐显化

1999年,我国兴起了最早一波政府网站建设热潮。2002年中办发17号文件明确把政府门户网站列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官方第一次使用“电子政务”词汇。

互联网金融业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开始飞速发展,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研究的重要年份。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在其特征、机理、发展模式、影响、监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互联网金融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等,还有互联网金融门户,最火的细分产品要数互联网基金,在新兴的互联网基金中又以阿里巴巴的余额宝和腾讯的理财通为代表,丰富了人们的理财选择。技术推动生活的便捷,而生活需要促使技术创新,从而使各类产品变得更多元和有活力。2014年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图注:2009-2014年电子政务研究主题排名

3,大数据时代与微时代并行不悖,互联网思维走红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在2012年出版了《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一书。在这本书中作者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大数据将互联网的关联性发挥到了极致,它也将成为互联网未来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节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微博快速崛起,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互方式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以“微”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方式将人们全面带入“微时代”。简单地说,所谓微博,就是一种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核心理念是信息的即时性、共享性以及基于此形成的动态信息传播网络。以去中心化、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和赛博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时代。可以说,“微”已经成为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主要是微传播、微文化、微电影、微动漫,微时代将社会交往的生活化、多元化推向了一个新的现实高度。“通过微博,‘草根’们所能表述的是一种非主流、非正统、非专业的思想情感。”王德胜在《微时代的美学》中认为社会生活审美叙事向“日常生活的审美性”回归,个人化风格的普遍泛化与文化民主的“草根性”有力地支持了当下生活中集体娱乐的审美经验及其意义“微”化,而多元、平等的逻辑也是互联网的本质逻辑。

2013年11月3日,《新闻联播》发布了专题报道:互联网思维带来了什么?让这个词汇开始走红。互联网思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必然结果,随着云计算、云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虚拟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造就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它相对先前思维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互通”,是创新革命思维、大数据思维和用户至上的思维。

4,媒介融合研究贯穿始终,2014年步入融合新元年

2014年4月19日,在传媒发展论坛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会上,崔保国提到,《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已经连续10年出版,10年间中国传媒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有一条主线一以贯之,那就是融合。从按照时间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的结果也可以看到,媒介融合、三网融合、媒体融合是一直贯穿其中的关键词。

图注:2009-2014年互联网研究热点关键词时区演化图

蔡雯等(2009)在《角度·视野·轨迹——试析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中梳理了媒介融合概念的起源和引入,并对目前研究的四种类型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媒介融合包括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丁柏铨(2011)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中指出要理性认识媒介融合,理性应对媒介融合,理性参与媒介融合以达到趋利避弊。对于目前阶段媒介融合的问题,研究者们也并没有避讳。谭天(2011)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指出,2010年我国媒介融合中,学业两界的对话很不够。目前的媒介融合呈现出业界实践先行和学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特征,主要停留于理论描述性和思辨式研究,媒介融合的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缺乏。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介融合研究呈现一个快速上升趋势,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较以前有所拓展。2014年被称为新融合元年,在政府、技术支持下媒介融合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5,数字鸿沟、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等互联网带来的问题依然是重点研究的问题,政府加大互联网治理力度

网络舆情从2010年开始均处于研究高点。Web2.0与Web3.0并存,并逐渐向Web3.0转变。如果说Web2.0是双向的,互动的,那么Web3.0是多向的,它是个性文化,将开创一个全新的个性时代。在个性化时代,互联网将赋权更多的主动性给普通大众,网络文化继续向多元化发展。这一时期,互联网研究关键词突现情况可参见下表。

注:2009-2014 年互联网研究关键词突现率知识图谱

总之,2009—2014年互联网全面融入国家、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不再是外在的工具,而是成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四)第四阶段:2015年至今,互联网研究呈井喷式发展,人类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以“互联网”为主题词,来源类别限制为CSSCI和SCI来源期刊,截取CNKI中2015—2019年6月30日的数据,利用CNKI 对各年度的主题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通过对照各年度主题词发现,除了2016年增加了“互联网+双创”之外,2015—2017年重要主题词几乎没有变化,主要为互联网金融、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融合、企业管理、大数据等。2018年的分析中则多出了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词。

图注:2015-2019年6月互联网研究共现关键词时序图

通过对可视化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共现关键词的分布情况,“媒体融合”“互联网”延续之前的热度,“互联网+”“人工智能”成为新出现的热词。

本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互联网与国家战略结合,互联网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助推社会从“互联网+”向“智能+”转变。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作为政府主导的国家战略,全国各领域掀起“互联网+”热潮。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提升至国家战略。2019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智能+”,并明确指出,2019年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智能+”已经开始接棒“互联网+”,成为今后改造传统行业的新动力。“智能+”与全媒体,将成为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新布局。

本时期互联网技术表现出迭代快速的特征,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的生活空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深化布局以及5G技术的布局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极速地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移动智媒化时代甚至智能互联时代。《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指出,建立在专业媒体、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基础上,新技术已经从概念阶段走向实践阶段,并逐渐迈向智媒化阶段,媒介界限变得模糊。“泛媒体化”直至“万物皆媒”成为可能。2019年1月10日工信部宣布发放5G临时牌照,拉开了中国5G商用建网的大幕。喻国明在《5G时代传媒发展的机遇和要义》中指出,5G时代的开启,将巨大而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推动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最大的现实改变就是万物互联。

总之,这一阶段互联网技术发展之迅速,社会变革之深远远超前面几个时期,互联网通过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成为人们的生活空间,社会从改良性变化向革命性变化推进,裹挟着人们的生活向着互联网价值所蕴含的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不断走向人本的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个25年的启示

25年,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其发展速度用迅猛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影响力用深刻一词也不足以表达。“互联网超越了原来的设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行各业。”国家、社会、个人都已经和互联网的发展捆绑到了一起,尤其是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此种情形更为明显。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向我们昭示了以下几点:

(一)25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满创新、不断走向“以人为本”的过程

从互联网的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最初的设定是作为信息的传递工具,是外在于人类的工具,被称为第四媒体或者新媒体,或者对于经营者来说,互联网就是一个有着巨大商机的平台。初期的互联网主要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的获取和浏览的需要。随着行业的成熟,互联网泡沫破灭,劫后余生的企业开始探索游戏、聊天、交友等满足人们需求的增值服务的变现途径,各种新的应用开始出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中国的互联网诞生于竞争时代、植根于草根文化,经历过泡沫沉浮和大浪淘沙,以民营为主的互联网企业因面临生存挑战具有内生的创新动力。互联网初步介入到人与人的联系中,社交属性凸显,随着博客兴起,受众开始习惯于在互联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互联网不同于人类历史上其他基础设施……它其实是一片黑土地,它让万物都可以生长。在互联网这片“黑土地”上,技术从3G到4G,移动互联网出现,各种新应用不断涌现,如果说前一阶段互联网还是初步融入人们的生活,那这一阶段就是全面融入,数字化的生存从概念成为现实。之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互联网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在这一还在行进的技术中,人与网将实现充分连接。陈昌凤(2017)也曾在《未来的智能传播:从“互联网”到“人联网”》中指出,第一代互联网应用实现了信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连接,准确地说是“信联网”;第二代互联网应用将虚拟空间和物质空间进行连接,所以称之为“物联网”;第三代互联网应用的方向极有可能是实现生物信息和计算信息的连接,将“人脑/人的智能”和“电脑/人工智能”进行连接,机器学习、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开发和运用都在朝这个方向进行,因此可以称之为“人联网”。不断走向人是互联网发展史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也是今后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二)互联网是巨大的隐喻——体现人类与技术的多重面向

互联网技术经历了1G、2G、3G、4G直到今天的5G,以后的未来还会出现更高级别的技术。每一种技术裹挟着“讯息”,展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多重面向。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是架构在技术之上的对于生活的巨大隐喻。

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社会不断突破境界的过程。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传播工具或结构都有其“突破境界”(break-boundary),在此境界下,体系会突然地变成另一种体系。从人类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报刊、广播、电视、因特网四种传播工具经过突破境界而实现体系转变的线索。互联网就是破界的酶化物质。在突破境界的过程中,包含了各种力量的博弈:既包括自由与监管、分享与隐私、权力与民主、真相与谣言、逻辑与非理性、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等,也包括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市场上真金白银的较量、突发事件与舆情引导的智慧。互联网技术所激活的各类资源,它们内部之间需要相互平衡,外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社会在这种增强的流动性中向前推进。互联网社会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技术成为形塑社会的基础性的力量,其强度与效率不仅超越了其他权力来源,更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互联网隐喻了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了社会的运转方式。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在互联网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也成为诸多学者所探讨的重要话题。

(三)人本逻辑是互联网今后发展的趋向所在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逻辑起点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要实现人的理想化本质的复位。“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做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以人为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互联网未来的发展逻辑。

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最深刻的革命性的改变是,社会组织和传播形式从过去的以机构为基础元素,下沉到以个人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位。互联网对于个人的激活,催生了一系列新的规则、新的格局和新的改变。当互联网成为内嵌于人的思想行为中的生活方式,人便实现了自身与互联网的融合。人之为人的需要,既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人的需要,同样也将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5G促使互联网发展从“上半场”进入到“下半场”,“人——内容——物”之间基于场景的连接成为关键,这一阶段将更加注重人本逻辑。目前建立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之上的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都是以人需求本身为出发点进行的。“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我们已经进入的后信息时代,是真正的个人时代。随着5G技术的普及,注重个人的人本思想将成为互联网的精神内核。

(四)立足未来,把握现实

不断走向人的互联网,最终会将人类社会引到何方?25年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互联网的上下半场的论断主要是针对目前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所进行的判断。只有人与万物充分互联的条件下,真正的互联网才出现,而数据生存的社会方面的考验也才刚起步。后人类主义或许能成为解释这一最终走向的哲学。它保持了一种批判和解构的立场,它承认过去,对于现在和未来,则以一种包容和生成的观点来支撑和孕育各种可能。这将是一个人类与机器并存的时代,“人有人的用处”。从人机关系维度看,人工智能与人类并不存在本质冲突,而且完全可能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一个现代的人工智能系统不应该再被简单地视为孤立于人类之外的技术产物,而更应该被视为一个人类智慧与机器智慧所共建的广义的网络系统。

对于未来,人们极易以现有框架为基础进行论断,譬如时下对于人工智能本身的研究,这在新生事物刚刚出现或新的发展阶段刚刚启动之时是有意义的,但由此带来的社会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对于智能化社会的生存问题的思考与研判更应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是人类之所以不被技术决定的根本原因。正像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控制变革不仅使人与变革同步前进,而且使人走在变革的前面。预见赋予人转移和控制力量的能力。”让思考领先于即将到来的变革,这是麦克卢汉告诉我们的出路。显然,跳出当前现实和思维的局限,以未来为视角,以人为本,尊重互联网自身发展规律,带着思考朝前走——这便是我们梳理和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第一个25年的重要意义。

编者按:

作者:

喻国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CTR媒体融合研究院专家。

苏敏: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讲师

来源:

《以人为本的成长逻辑: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25 年——基于学术视角的Cit espace可视化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内容有删节)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